秦皇島發展特色養殖 致富有“鹿”
【鄉村振興】秦皇島發展特色養殖 致富有“鹿”
【解說】河北省秦皇島市海港區駐操營鎮板廠峪村發展以梅花鹿為主的特色養殖,并延伸產業鏈條開發出鹿肉水餃、鮮鹿茸等系列產品,讓鄉村振興致富有“鹿”。
近日,走進駐操營鎮板廠峪村梅花鹿生態文化園,耳邊不時傳來呦呦鹿鳴,53歲的謝為福正在給梅花鹿喂桲欏葉。謝為福告訴記者,一年前他還在村里放羊,不光辛苦還賺不到什么錢?,F如今,在生態園打工,不僅輕松不少,每個月還能有5000多元的收入。
【同期】秦皇島鹿兒堡梅花鹿生態文化園工作人員 謝為福:也不累的慌,工資也還算挺可觀的,工資給的也不低,管吃管住,我覺得是相當不錯了。
【解說】謝為福所在的梅花鹿生態文化園,是當地人施敬民一手打造的。2004年,施敬民調查發現板廠峪村環境幽靜,水質優良,還有漫山遍野的桲欏葉資源,非常適合梅花鹿養殖,于是他便在這里投資建場。施敬民回憶說,起初養殖之路并不順利。
【同期】秦皇島鹿兒堡梅花鹿生態文化園負責人 施敬民:(當時)一起就上了160只小鹿,那時候鹿的行情是七千和(到)八千塊錢一只,然后養了一年半,就死了76只。
【解說】隨后幾年,施敬民又遇上了養殖梅花鹿的“寒冬”,七八千元進的鹿,到出欄時只能賣到1200元左右,加上飼養費,一頭鹿賠了近1萬元,在家人的支持下,施敬民沒有放棄。一直到2012年,在朋友的建議下,他多次到外地考察調研,轉變了單一養殖的銷售模式,成立了公司,打造自己的品牌,確定了鹿產品深加工發展路線。
【同期】秦皇島鹿兒堡梅花鹿生態文化園負責人 施敬民:(現在)做深加工客戶群就多了,對這個產品認知的也廣了,咱們家鹿兒堡的知名度也就大了,收入照以前翻了幾倍。
【解說】施敬民介紹,近年來,梅花鹿市場迎來了“回暖期”,他抓住發展時機,打造了梅花鹿生態文化園和觀光園,每年吸引上萬人次的游客。文化園在用人高峰時帶動當地100余名村民就業,每名村民每年平均直接增收0.9萬元。不僅如此,施敬民還以高于市場價的價格每年向周邊村子收購玉米,作為梅花鹿的飼料。
【同期】 秦皇島鹿兒堡梅花鹿生態文化園負責人 施敬民:下一步,我們準備把這個梅花鹿(養殖經驗),在咱們海港區駐操營鎮傳授到各家各戶,讓他們都做起養鹿致富之路。
諶詩雨 趙春龍秦皇島報道